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动态 >  
高温橙色预警信号继续!明日正式入伏,长达40天!
来源: 红星新闻网      时间:2023-07-10 11:18:47

连发三天!成都市气象台继续发布高温橙色预警信号。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成都市气象台2023年07月10日10时00分发布高温橙色预警信号:预计我市武侯区、锦江区、青羊区、成华区、金牛区、青白江区、高新南区、高新西区和成都东部新区的所有乡镇(街道)未来24小时内最高气温将升至35℃以上。高温时段主要出现在今日12时至18时。请注意防范高温带来的不利影响。

截至目前,大邑、邛崃、崇州、双流、蒲江、新都、四川天府新区、龙泉驿、金堂和简阳的高温预警信号仍在生效中,其余各区(市)县将根据气温发展情况,适时发布。

防御指南:

1.有关部门和单位做好防御高温工作;

2.注意防火,保障电力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预防流行疫情;

3.高温环境下作业和需要长时间户外露天作业的人员应采取防暑降温措施,午后高温时段尽量避免户外活动;

4.特别注意老弱病幼人群的防暑降温。

明日(7月11日)起

我们即将进入一年中

最热的一段日子——三伏天

今年的三伏又是“超长待机”40天

小布特制2023“三伏”日历

带你了解“初伏”“中伏”“末伏”

分别对应哪些时间?

俗话说

“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

三伏天通常出现在小暑与处暑之间

是一年中气温最高

且又潮湿、闷热的时段

许多地方都会开启“蒸烤”模式

今年三伏天

成都市气温走势如何?

极端高温大概率会在哪个阶段出现?

来听成都市气象台技术研发室副主任

首席预报员杨蓉的解读

↓↓↓

“头伏”有明显降雨,气温略有下降

杨蓉分析,今年的初伏是7月11日-7月20日,共10天,从目前的资料分析,未来10天,成都市平均气温在27.5℃左右,较常年偏高1.5℃左右,其中11-14日有明显降雨天气过程,气温有所下降,日最高气温将降至30℃以下,15日开始气温逐渐上升,15-20日高温天气明显。

今年三伏天期间,成都市均气温将较常年偏高,降水量呈现西多东少的分布态势,期间会有阶段性强降雨和持续高温天气出现。

7月下旬到8月上旬为成都最热时段

从常年气温来看,成都一年当中最热的时段,是在7月下旬到8月上旬,三伏中的“中伏”正好在此期间,因此可以认为“中伏”是三伏中最热的时段,但这种说法并不是肯定的,还是要看当年的天气形势变化。

根据记载,成都极端高温天气一般也出现在三伏天,根据统计,14个国家站的极值均出现在2022年8月下旬,也就是三伏天中的“末伏”。

在全球变暖的大趋势下,高温天气呈现怎样的趋势?据成都市气象台统计,以温江国家站为代表,常年平均高温日数为2.3天,温江站近10年高温日数均多于平均值,且呈增加的趋势。

三伏天为何会如此闷热?

入伏后,地表湿度变大,地表层吸收的热量多,散发的热量少,三伏天期间地面积累热量达到最高峰,天气就最热;七八月份副热带高压加强,在高压内部的下沉气流控制下天气晴朗少云,有利于阳光照射,地面辐射增温,天气就更热;夏季雨水多,空气湿度大,水的比热容比干空气要大得多,还影响人体汗液排出,这也是天气闷热的重要原因。

当然

人体新陈代谢活动旺盛

汗出得较多,毛孔开泄

如果贪凉

容易损伤人体的阳气

《黄帝内经》言“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即是告诉我们

春天和夏天都是

固护人体阳气的关键季节

因此夏季如何避免湿气对人体

尤其是脾胃功能的影响

也变得尤为重要

今日

成都发布联合成都市第七人民医院

发出重要提醒

三伏天应注意养生防病

↓↓↓

三伏天有哪些养生方法?

食补还是外治

这些你应该知道

入伏 /养生药膳

1、薏苡仁30克、莲米30克,炖排骨半斤,此方益气健脾、养阴祛湿。炖2两小时,只喝汤。

2、苡仁30克、西瓜白瓤(西瓜翠衣)半斤,炖鸭胗2个、瘦肉半斤,此方健脾除湿。炖2两小时,只喝汤。

3、白萝卜1个,白毛冬瓜半斤,瘦肉半斤炖2小时。此方健脾除湿、宣肺祛痰。

4、白莲藕1斤,红茨菇10个,青果2个,炖心肺半笼。炖2-3小时,只喝汤。此方清咽润肺,祛痰止咳,散结消瘀。

入伏 /养生防暑茶饮

1、防暑方:银花6克、藿香6克、佩兰6克、荷叶3克、薄荷3克。此方芳香味平,能透暑化湿,适合口腻、头昏、困倦等暑湿困脾者。煎服法:开后5分钟取汁服用,宜量少频服。禁忌:不可多食油腻厚味。

2、体弱防暑方:南沙参10克、石斛10克、藿香10克、苡仁10克、白蔻3克、荷叶3克、银花6克,加饴糖兑付,3付。此方益气养阴、化湿解暑,适合感受暑热的体质虚弱者。煎服法:开后10分钟取汁服用,宜量少频服。

3、小儿和胃解暑方:藿香3克、苏叶3克、白蔻3克、荷叶3克、陈皮3克、银花3克,熬后加饴糖少许兑服 此方运脾和胃、化湿解暑。适合平素脾胃虚弱,感受暑热而致小儿恶心、呕吐、食少者。煎服法:开后5分钟取汁服用,每次30-50/ml,量少频服。禁忌:不可食凉性食物。

入伏 /三伏贴

三伏贴即“穴位敷贴疗法”,是基于冬病夏治理论的一种传统中医的治疗法,是在三伏天对穴位进行药物贴敷的一种治疗方法,属于天灸的一种。根据中医辨证论治,选取适当的经络穴位,以中药直接贴敷于穴位,这种治疗方法主要针对一些在冬季容易产生、复发或加重的疾病,在夏季进行扶正培本的治疗,以鼓舞正气,增加机体抗病能力,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治疗的疾病包括且不限于呼吸系统疾病:如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支气管炎、慢性咳嗽、经常感冒等。消化系统疾病:如慢性肠炎、泄泻、腹胀、腹痛、消化不良等。关节病:长期肌肉关节疼痛,如颈椎病、腰椎病肩周炎、风湿性关节炎、老寒腿等。体质虚弱:动则汗出、气喘吁吁人群,容易疲劳,冬季四肢冰凉的体质虚寒者。儿童保健:小儿慢性肠炎、消化不良、泄泻、厌食、过敏性鼻炎、哮喘、遗尿、生长发育迟缓等。

原标题:高温橙色预警信号继续!明日正式入伏,长达40天!

标签:

X 关闭

class="ad_desc">广告

X 关闭